梁华/
9月25日,梅全喜教授分享的《本草纲目》故事,通过藕节收敛止血故事,说明藕节具收敛作用能止血、止痢,藕能消除瘀血、清热开胃,还能解蟹毒。莲藕不仅能入药,散结,除淤,还能食用。在民间,留下了很多传说故事,还有如藕丝一样缠绵的诗歌。
民间传说,铁拐李、何仙姑等八仙下凡游历,在江南一带遇见恶蛟龙;八仙合力将蛟龙制服,并留下了八件法器,幻化成了“水八仙”,水八仙是江浙地区的传统食物,又称水八鲜,包括茭白、莲藕、水芹、芡实(鸡头米)、茨菰(慈菇)、荸荠、莼菜、菱八种水生植物的可食部分。追溯历史,《诗经》中的“彼泽之陂,有蒲与荷”或许是对莲藕最早的文字记载。莲藕的肉质部分呈现出淡黄色或白色,口感脆嫩爽口,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。
《诗经》《国风·郑风·山有扶苏》写道:“山有扶苏,隰有荷华。不见子都,乃见狂且。山有桥松,隰有游龙。不见子充,乃见狡童。”白话译文为:“山上有茂盛的扶苏,池里有美艳的荷花。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,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。山上有挺拔的青松,池里有丛生的水荭。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,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。”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约会时少女对男子的戏谑、俏骂的诗歌。笑骂中蕴含着深厚的爱,清新活泼,读起来琅琅上口,自然流露出少女如莲藕般的天真、善良。
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李时珍以“莲藕”为正名收载了莲藕类中药,并收载了包括莲实(即莲子)、藕(为莲的根茎)、藕节(根茎节部)、莲薏(即莲子芯)、莲花、莲房、荷叶等。在莲藕的释名项下李时珍解释曰“其根藕,其实莲,其茎叶荷”,并阐述了为何称为“藕”:“花叶常偶生,不偶不生,故根曰藕。或云藕善耕泥,故字从耦,耦者耕也。” 此句从两个角度阐释了“藕”字的由来,一是基于荷花的花叶常成对生长的特性,其地下根因此被称为“藕”;二是有人认为藕在泥中生长,善于松动泥土,如同耕作一般,所以字形采用了“耦”字的半边,“耦”本身就有耕作之意。藕节作为藕之两节相连之处,继承了“藕”的名称基础,又因以节入药,故而得名“藕节”。
《本草纲目》:藕节收敛止血故事中提到藕节的得名,也让我们感觉到莲藕全身都是宝。每到莲藕上市的季节,农贸市场就来了很多挑选莲藕的人,那些还带着淤泥的藕泡在水中,没多久就露出黄白色的藕,还有一股清甜清甜的香气弥漫在整个空间,也许,只有这样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品质才能破解身体内的淤热,给人间送去一份清凉意吧。
莲藕类中药按其入药部位不同,有不同的名称,品种较多。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根茎节部,秋、冬二季采挖根茎(藕),切取节部,洗净,晒干,除去须根入药。根据藕节的化学成分,证明藕节具有止血凝血,抗氧化作用,此外,藕节鞣质可减轻肠道黏膜炎症,起到缓解腹泻的作用。因此,有许多民间偏方,如治疗久咳不愈(肺虚咳嗽),用藕节10个,百合30克,银耳15克,冰糖适量,加水炖煮至软烂,吃渣喝汤,每日1次,连服5~7天。治疗痰热咳嗽,用鲜藕节15克,梨1个,川贝母6克(研末),梨去核,纳入藕节、川贝,蒸熟后吃梨喝汤,每日1次。可谓治病养身的良方。《本草纲目》:藕节收敛止血故事中还提到很多民间偏方,待实践。我在翻阅《伤寒论》时发现,很多方子都需以酒入药,方能见效的。但现实是,在医院患者拿到医生的方子时,却几乎见不到酒。文中提到治疗痛经(血瘀型),用藕节12克,益母草15克,元胡10克,黄酒50毫升,水煎后加黄酒冲服,经前3天开始服用,每日1剂,连服5天。感觉眼前一亮,或许民间有高手。
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五回谈到黛玉每年的春分、秋分季节以后,一定会犯咳嗽的老毛病。这年秋天,偏偏又遇着贾母高兴,于是陪着贾母多玩了两次,体力不支,又咳嗽起来,自己觉得比哪一次的咳嗽症状都重。于是“闭门不出”,只在自己的住处休养。宝钗知道这件事后,过来看望黛玉,并劝黛玉“每日早上起来后取上等燕窝一两,冰糖五钱,用银铫子熬粥服食,若经常吃习惯了,这食疗的效果比药还强,最是滋阴补气的”。这段故事中,黛玉久患咳嗽,肺气亏虚,阴液不足,而燕窝有滋阴润肺,益气补中之功效,所以宝钗劝黛玉常食燕窝粥。普通百姓肯定是不能天天吃了,《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》记载,取燕窝33克,冰糖15克,文火慢慢熬煮,待沸后,再下冰糖。5天为1疗程,连续1-2个疗程。可是,同样也能治疗咳嗽的莲藕就能常吃了。《本草纲目》:藕节收敛止血故事中,藕节作为止血化瘀的常用药材,其配伍灵活多样,与不同功效的药材搭配,配蒲黄、配仙鹤草、配白茅根、配三七、配侧柏叶、配当归,可针对各类出血相关病症精准调理。
据古代史料记载,“藕”的种植除了一些海拔高的地方外,几乎遍布全国,特别是在国内的南部和中部地区常见。另外根据前苏联生物学家尼古拉的论述,莲是产于中国的,也是现在的主流说法。不仅如此,在浙江省还发现了早期的莲藕粉化石,在测算鉴定后竟然是7000年前的。如此看来,莲藕的历史和药用及食疗价值很值得探讨和论证了。
参考资料
1、《本草纲目》:藕节收敛止血故事,李晖 副主任中药师、梅全喜 主任中药师
2、《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》——《红楼梦中的养生智慧》,臧俊崎
扫一扫,关注我们